栀花

辟谣霍成君吧整理的武帝后宫的洗脑包

一、馆陶是爹不疼妈不爱靠给弟弟拉皮条为生的苦逼公主

辟谣:文帝一即位就立了馆陶为长公主。这父爱给到位的。

《史记·外戚世家》: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窦漪房去世后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了馆陶,你说这没母爱死活不信啊

《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

附:馆陶公主在西汉公主的待遇那是数一数二的,西汉能打得过馆陶公主的只有吕后嫡长女鲁元公主。

  

  

二、馆陶在景帝面前告栗姬状给王娡母子帮倒忙

辟谣:史记里面明确记载了,馆陶在景帝面前说栗姬坏话,景帝是“以故望之”。

并且馆陶还经常在景帝面前替刘彻说好话。而且王娡去使坏让大臣立栗姬为皇后故意触怒景帝的前面明明强调了,“知帝望栗姬。”馆陶不仅不是黑粉所说的帮倒忙,甚至是出了大力。

外戚世家陈皇后部分也承认交代了陈皇后母女对武帝当太子是出了大力的。

《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

《史记·外戚世家》: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

  

  

三、馆陶女儿嫁不出去,倒贴王娡,王娡发善心结亲

辟谣:别说长公主之女嫁不出去,就算是普通公主的女儿嫁不出去也不可能。并且结合上条可知,王娡与馆陶一家结亲,也是因为馆陶公主确实可以给自己和儿子带来帮助,不存在是馆陶倒贴。

  

  

四、馆陶很穷,因为窦太后把财产都留给了她

辟谣:这条洗脑包是真的双标。前文又要说馆陶爹不疼妈不爱。既然妈这么不爱她为什么还要把财产都给了她?

并且黑粉天天说馆陶公主嫁给一个千户侯是不得宠的体现。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个小小的千户侯,有什么本事能够娶长公主?

然而汉书地理志里写堂邑有铁官,人家陈午很有钱,陈家很有钱,陈皇后当然不是凤凰女。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就是靠卖铁发家的,人家卓家就很有钱。

因此,陈午很有钱,馆陶作为长公主也有自己的食邑,女儿还是皇后,窦太后就算不给她遗产她也很有钱。

《汉书·地理志》: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舆,莽曰美德。【堂邑,有铁官】。乐陵。侯国。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临邛县里富人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五、陈后比刘彻大十几岁

辟谣:首先,史书并没有记载陈后与刘彻的年龄差。

并且注意一个细节,刘彻的姐妹隆虑公主嫁给了陈后的哥哥。隆虑公主不知道与刘彻的年龄差多大,但是她是比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小的,与刘彻不会差的很大。若陈后比刘彻大十几岁,那请问陈后哥哥是恋童癖吗?这明显前后对不上。

并且假设隆虑公主是四五岁的娃娃嫁给成年男子陈后哥哥。但是汉书东方朔传有记载,隆虑公主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生下昭平君。如果隆虑公主是娃娃时候嫁给陈后哥哥,她根本不可能年纪很大才生下中期有活动还嫁给刘彻女儿夷安公主的昭平君。所以陈后比刘彻大十几岁的假设是完全不成立的。

《汉书·东方朔传》: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六、陈后用巫术诅咒刘彻

辟谣:看外戚传的这个描述,刘彻像是早就知道陈皇后巫蛊了,但一直到决心废后才故意下令穷治。所以更不可能是搞巫术诅咒刘彻了,否则刘彻肯定早就处理了。

并且用逻辑想想,如果陈后是去诅咒刘彻本人,可能还能退长门宫,善终么。

《汉书·外戚传》: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缓,罢退居长门宫。”

  

  

七、陈后和楚服搞姬

事实上史记里面根本没有提陈后和楚服。汉书里面才提到。然而汉书里面也只提到了搞巫蛊的女巫名字叫楚服,根本没有任何拉拉的片段。是到了汉武故事这本志怪小说里面才开始出现陈后和楚服拉拉的片段。明朝的沈德符大肆夸张的描写了。正史中,根本没有任何陈后拉拉的片段。

《汉书·外戚传》: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缓,罢退居长门宫。”

《汉武故事》:然皇后宠送衰,骄妒滋甚。女巫楚服,自言有术能令上意回。昼夜祭祀,合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帧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上闻,穷治侍御巫与后。诸妖蛊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废皇后,处长门宫。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対食》:武帝时,陈皇后宠衰,使女巫着男子衣冠巾帻,与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上闻穷治,为女而男淫,废后处长门宫。

  

  

八,李夫人是心机婊,死前还欲擒故纵在武帝面前耍手腕

我不知道黑粉为什么那么恶意,喜欢制造这种洗脑包。人家李夫人也只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史料也没有记载任何不良行为,这么恶毒的揣测大可不必。李夫人与卫子夫以及其他妃子一样,都是进宫混饭吃的,大家都是封建社会的被剥削对象,没有谁比谁高贵一说。

并且这一段话也只能证明刘彻薄情,只把后妃当工具,并不能证明李夫人品行不好。

  

  

九、李夫人容貌言过其实,看刘贺长相就知道

李夫人的容貌记载并不是野史中就有的,班固的汉书里面就有记载。汉书是正史,是学界研究秦汉史的重要参考史料,除非黑粉能证明汉书是不靠谱的野史,里面都是假的。

另外,刘贺隔了李夫人也有两代了,孙子的丑哪里就能证明奶奶不是很好看?如果刘彻本身就不好看,或者刘贺的生母不好看,这基因下来不就不好看了吗?

《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十、卫子夫从第一次怀孕到生下刘据这段时间是专宠,王夫人是在卫子夫宠衰后才得宠的

辟谣:卫子夫在史料里面当夫人那十年确实很受宠,但是到专宠的程度书里面是没有说的,书里面也没有“绝幸”的字眼。

关于卫夫人和王夫人并幸问题,也没有任何证据实锤这种情况不存在。

在史记三王世家中有提到“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黑粉均不承认这句话,认为是褚少孙补的,可信度没有司马迁写的外戚世家靠谱。(三王世家是成帝时期的褚少孙补的)

然而外戚世家本身也不全是司马迁本人写的。司马迁写了大部分,后面的一小部分也是褚少孙补的。司马迁的部分和褚少孙的部分很好分清,司马迁在史料里面是称呼武帝为上,而褚少孙是称呼为武帝。(司马迁本人没有活到武帝去世,不可能知道武帝的谥号)

然而看完武帝部分的外戚世家,我们发现武帝篇开始就称呼刘彻为武帝,而并非称呼为上,说明从武帝篇开始都是褚少孙的补记。而黑粉口口声声为了辩驳三王世家中卫夫人与王夫人并幸而拿出来的外戚世家里面的“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五”,正是出现在武帝篇,因此他们证明的卫后先宠幸,王夫人在宠幸,没有并幸的史料恰恰也是他们说的不靠谱的褚少孙写的。

褚少孙为什么会写出前后如此差异的段落,因为他是成帝时期的人,离武帝时期有一定距离,很多史料只能靠道听途说,他听到有差异的并且不确定的,所以把两种情况都写了,这非常正常。司马迁的史记里面也经常这样,比如胡亥究竟是少子还是十八子,司马迁不确定,于是在不同的地方两个都写了。

《史记·三王世家》: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

《史记·外戚世家》: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五。

  

附:关于三王世家里面王夫人元朔六年方幸于上来证明王夫人没有和卫夫人并幸也是不靠谱的。

例如储位之争的时候,武惠妃明显不是刚受宠,而是已经四十岁,受宠十多年了。

所以“方”在古文中根本不是刚刚的意思,而是正在的意思。并不是说王夫人在元朔六年刚刚得宠,而是她正得宠而王夫人早卒,并不代表她受宠时间短,从十多岁受宠到二十多岁完全可能。齐王也没有依据生于元朔六年前后,完全可能仅比太子小一两岁,两三岁。

所以之前有文章以“方幸于上”认定卫子夫受宠的时候是独宠,而否定三王世家,卫子夫和王夫人并宠的记载,是不成立的。

《旧唐书·肃宗纪》:“初,太子瑛得罪,上召李林甫议立储贰,时寿王瑁母武惠妃【方承恩宠】。林甫希旨,以瑁对。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元朔六年,是时王夫人【方幸於上。】

  

  

十一、钩弋和江充都是赵人,两人私通,生了刘弗陵

辟谣:史记汉书都有记载,钩弋是河间国人,江充是赵国人,两个人都不是一个诸侯国的,哪里来的老乡?就算是志怪神话小说列仙传里面,也只说了钩弋是齐国人,从来没有任何出处说钩弋是赵国人,是江充的老乡。难道是因为赵婕妤姓赵,所以就是老乡了?这不可笑吗?

史记汉书,哪怕野史志怪小说里面都没有任何钩弋和江充勾结的记录,更没有私通生刘弗陵的记录,请不要过分脑补。

《史记·外戚世家》: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

《汉书·外戚传》:孝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列仙传》:钩翼夫人者,【齐人也】,姓赵。少时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拳屈,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而手寻展,遂幸而生昭帝。后武帝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间。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日钩翼。后避讳,改为弋庙。闱有神祠、阁在焉。

  

  

十二、钩弋老爹是宦官,所以宦官苏文一定是钩弋的同谋

辟谣:那按照这个逻辑,许平君父亲许广汉是昌邑王的侍从,那许广汉是不是也参与李广利一家搞巫蛊的事情了?

现在觉得我说话这个逻辑过分了,可是黑粉不也是如此恶意的揣测钩弋父女的?

拳头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

  

  

十三、刘弗陵十四个月出生,成年后身高八尺二寸,明显巨人症患者

辟谣: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没见过兵马俑么?八尺二寸就是巨人症了?

并且黑粉懂不懂史书里面的神迹就是史官贴金的道理?西汉帝母还有皇帝都是人手一本神迹,怎么不去怀疑其他人?还是觉得刘弗陵好欺负?欺软怕硬!

附:武帝自己在野史《汉武帝内传》中也是十四个月出生。

《汉武帝内传》:旬馀,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帝曰:“吾梦赤气化为赤龙,占者以为吉,可名之吉。” 

  

  

十四、武帝识破钩弋是女骗子,所以赐死了她

辟谣:首先,没有任何史料证明钩弋是女骗子,哪怕连春秋笔法都没有,请不要脑补。

其次,武帝赐死钩弋的原因史记汉书两本史料都讲了,是怕子少母壮,女主干政,没有任何是因为女骗子才赐死的记载。

《史记·外戚世家》: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汉书·外戚传》:后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早薨,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颛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附:钩弋手握玉钩的史料出处是晋人写的志怪小说列仙传。钩弋从小手张不开,数十人掰不开,汉武帝一掰就掰开的记载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钩弋死后没有尸体,没有尸臭有香气也是出自神话小说搜神记,都不是出自正史。

正史中,史记里面压根就没有任何钩弋玄幻色彩的记录片段,汉书里面记载了望气者有奇女,手握拳(没有玉钩,没有天生手张不开,就是普通的手握拳),十四个月生子。所以拿着神话小说在那边证明钩弋手握玉钩装神弄鬼,大可不必。

至于黑粉纠结的汉书记载十四个月生子,这个很明显是后面史官贴的神迹。刘邦母亲还是与龙交配了呢。薄姬还梦见龙,还和刘邦讲了。晋书也有记载十五个月生子。汉宣帝还有狱中望气者说有天子气,还有公孙病已立那个谶语呢。根据其他人的神迹,钩弋汉书里面贴的神迹根本就是正常范围。

并且通过这些我上面举例子的史料可知,钩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以极度神话色彩出现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的史书添加慢慢出现神迹的。事实上钩弋被扣帽子是女骗子根本原因是因为她关注度不高,扒她史料的人根本不多。但凡扒她史料都会发现她的神迹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史书慢慢加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正史中她的神话玄幻色彩甚至还没有刘邦、汉宣帝等人重。

那些写志怪小说神话小说的作者原本也只是因为同情,把钩弋写成了仙女,结果被现在的历史饭圈各种利用,成为女骗子了。

  

  

十五、武帝怀疑刘弗陵的血统,所以暗中授意霍光害死刘弗陵,传位刘询

辟谣:这种洗脑包就是在给武帝降智。武帝临死前并不是只有刘弗陵一个选择。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也还活着,并且两个人都已经30多岁,是成年人了。武帝不可能在有选项的情况下去立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为皇帝。

附汉武帝到刘病已的继承顺序:汉武帝→汉武帝儿子汉昭帝→汉武帝孙子海昏侯→汉武帝曾孙汉宣帝

  

  

十六、霍光为了让刘弗陵断子绝孙,让刘弗陵专宠皇后 

辟谣:外戚传这边说的很明确了,当时是因刘弗陵身体不好,才这样。还有一个,霍光确实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是想让自己的外孙女诞下嫡长子。但是史料里面没有任何信息能得出霍光是为了让刘弗陵断子绝孙。

《汉书·外戚传》: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黑粉那么喜欢把断子绝孙挂在嘴上,刘弗陵又不欠大家的。

而且怎么现在有些人对皇帝绝嗣这事这么嘲笑啊?也不低头看看自己现实生活是什么样。

刘弗陵在“断子绝孙”人家也是皇帝啊,两汉官方政府以及后世哪个不承认刘弗陵是正统皇帝的?两汉官方政府祭祀又哪个会去罢昭帝的祭祀的?

怎么有些人是未央宫里的龙床吗?对别人夫妻之间的私事了解得这么清楚啊?一天到晚操心刘弗陵的事。自己的温饱问题和住房问题解决了没有啊?

  

  

十七、武帝诛杀太子的敌人,又让霍光这个太子党羽辅佐刘弗陵,就是为了架空刘弗陵

辟谣:这个观点又在给武帝降智。按照这种洗脑包的观点武帝可真是吃饱了撑的,这么折腾自己的江山。

此外,霍光离卫家也是有距离的。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对他有大恩是事实。但是进京后这二十年,确实在史书上并没有看见他与卫家的举动。说明他不算是很亲近的卫家一系。

并且根据巫蛊之祸,卫家很亲近的一方都被诛杀,而霍光却能明哲保身就能看得出,霍光并不是卫家派直系。

  

  

十八、卫子夫没有被废,是第一个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孝武思皇后

辟谣:四本史书认定卫子夫是废后。

1.资治通鉴:曹节、王甫犹争,以为:“梁后家犯恶逆,别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 

2.汉书记载: 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

3.后汉书记载:虽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而以李夫人配食。 

4.宋书:又【卫后既废】。 

  

此外,汉书韦贤传也明确盖章了卫思后就是诸侯王后级别的,祭祀也是。

《汉书.韦贤传》:《诗》 云: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臣等愚以为宗庙在郡国,宜无修,臣请勿复修。”奏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

  

  

十九、刘询以卫太子孙继位,武帝嫡传,继承权本就在刘弗陵前面

辟谣:宣帝过继了昭帝是事实

汉书里有多处宣帝过继昭帝的史料,大家顶多是对宣帝是过继给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有争议,但是过继昭帝本身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黑粉曾拿出宣帝能给武帝上庙号说明刘据还是大宗,并且放出洗脑包上庙号代表合法性和大小宗,

然而西汉只有刘邦刘恒刘彻刘询有庙号,只有刘恒的庙号是亲儿子给上的,其他都不是。

黑粉又说了,武五子传里卫子夫母子排在赵钩弋母子前,所以卫子夫没废,刘据还是大宗。所以刘弗陵就是不正统的庶皇帝。

然而翻开高五王传,排序是惠帝齐悼王文帝,齐悼王为什么排文帝前面去了?刘肥可是庶长子?他是大宗吗?

黑粉又说,壶关三老给刘据求情时称刘据为嫡嗣,所以卫子夫和刘据没废。

烫知识,皇太子都是嫡,就像皇帝都是嫡一样,跟生母地位没关系,没听说过有庶太子庶皇帝的。刘弗陵就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帝王一脉,不是野种庶系。

  

附汉书相关过继的史料记载:

《汉书·武五子传》: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

《汉书·宣帝纪》: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就齐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汉书·霍光传》: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立子若适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汉之文、宣者。”

翻译一下,“如果嫡嗣不继,取旁亲继承是合理正常的。”陈寿直接将汉文帝与汉宣帝的情况完全等同了。并且直接说刘询是旁系,刘弗陵是嫡系。不存在霍光是立正嫡系卫太子一脉来取代小宗皇帝刘弗陵。不仅是班固,连陈寿都出来打脸了。

《三国志 · 魏书 · 少帝纪》:“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后代世位,立子以适;【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漢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爱,抚养婴孩,传以大器,托付不专,必参枝族,终于曹爽诛夷,齐王替位。”

  

三国志明帝纪也提到了宣帝过继昭帝。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秋七月,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考以皇号;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昭穆于前殿,并四位于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佑,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

  

  

二十、刘询能给武帝上庙号,刘弗陵不能,说明刘弗陵是小宗,没有资格给武帝上庙号

辟谣:我也真是服了,人家刘询就是给曾爷爷上个庙号都能被过度解读。一天天阴谋论的真是吃饱了撑的。

至于刘弗陵和刘询的大宗问题,首先汉书中霍光的诏书中就明确盖章刘弗陵是大宗一脉。“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汉书·宣帝纪》: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

《汉书·霍光传》: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三国志少帝纪部分举例子前代过继事例中也明确盖章了宣帝和文帝一样都是旁支即位。

《三国志 · 魏书 · 少帝纪》:“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后代世位,立子以适;【若适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汉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爱,抚养婴孩,传以大器,托付不专,必参枝族,终于曹爽诛夷,齐王替位。”

  

  

二十一、刘贺没见高庙,明显是霍光给刘询找的备胎

辟谣:阴谋论成这个样子我服了,这边笔给你,快去写小说吧。天天阴谋论历史,对历史人物没有丝毫尊重的人,又怎么能学好历史。

  

  

二十二、武帝给太子平反昭雪,还修了豪华大墓,所以太子根本不是罪人

辟谣:首先,武帝确实给刘据建了思子宫,但是没有给刘据建墓。刘据的墓是昭帝建的。昭帝不仅不欠刘据一家,甚至对刘据一家有恩。

刘据在武帝朝是无谥简葬,在昭帝朝是无谥起墓,在宣帝朝是追封成了诸侯王级别的祭祀,上了谥号戾。

《汉书·武五子传》: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

  

此外,班固等历史学家认为刘据巫蛊是冤案,但是刘据起兵是事实,皇帝是不可能去平反一个真的起兵的皇子。

汉书隽不疑传也盖章了刘据本人在宣帝朝以前的情况,是罪人。

《汉书·隽不疑传》: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二十三、钩弋在内宫勾结苏文,以至于皇后和太子的人都见不到皇帝,钩弋以一己之力隔绝了武帝和外面的人。在外朝勾结江充陷害太子,江充为了私生子刘弗陵,必然要整死太子

辟谣:首先,请阴谋论者少看点电视剧,多看点史书原文好不好。没有任何记载钩弋夫人参与巫蛊勾结江充,正史没有,野史也没有。

其次,钩弋夫人是不是跟着武帝一起呆在甘泉宫养病都不好说。电视剧虽然喜欢这么拍,但是同样的,史料也没有任何记载。

而且当时刘弗陵才三岁,钩弋夫人肯定也要照顾刘弗陵。武帝去甘泉宫真的会带上钩弋夫人么?不好说。

  

附:三辅黄图也并没有实锤钩弋宫在宫外,在不同的两段记载是不一样的。在其中一处记载钩弋宫在长安城外,但是还有记载是在未央宫里面也有一个钩弋殿。并且三辅黄图里面也说了,未央宫里面也有钩弋殿。

《三辅黄图》:

1.长门宫、【钩弋宫】、渭桥宫、仙人观、霸昌观、安台观、沦沮观,以上三宫四观,在长安城外。

2.未央宫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雨、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殿。

  

  

二十四、太子死后,钩弋仍然不放过太子最后一点血脉刘询,导演了天子气事件。钩弋出场时有望气者,天子气里也有望气者,天下望气者肯定都是钩弋家的啊

辟谣:狱中天子气事件的时候钩弋夫人大概率都去世了,请问是钩弋夫人的鬼魂导演的天子气事件么?

根据武帝纪的记载,钩弋夫人大概率死于后元元年春那一次行幸甘泉。

《汉书·武帝纪》:后元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

  

  

二十五、馆陶连邓通都救不下来,委实不行,哪来的影响力?

辟谣:看佞幸列传原文,馆陶救济邓通,汉景帝偷偷派人跟在馆陶公主后面。等公主走了之后,然后到邓通家里把邓通的钱都抢光。就是说馆陶公主在邓通家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敢当面命令馆陶公主。只敢偷偷的干。而且汉景帝也没有因此和馆陶公主生嫌隙。

《史记·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二十六、陈后不过区区千户小侯之女,嫁给景帝心尖上的爱子,简直是高攀了。刘彻的皇位跟馆陶没有一点关系,凭刘彻和他母亲的宠爱,景帝蹬掉刘荣立刘彻是早晚的事

辟谣:首先,汉朝注重母族。刘彻没有追封自己的亲外公,但是追封了自己的亲外祖母。就是因为汉朝注重母族。

并且关于陈午父亲,人家也不是黑粉口中封邑不行的人。汉书地理志里写堂邑有铁官,人家陈午很有钱,陈家很有钱,陈皇后当然不是凤凰女。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就是靠卖铁发家的,人家卓家就很有钱。

《汉书·地理志》: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舆,莽曰美德。【堂邑,有铁官】。乐陵。侯国。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临邛县里富人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并且虽然大家都承认,馆陶确实没有能决定谁当太子的能力,但是陈后与馆陶对武帝能当太子是出了力的,这份贡献不可完全忽视。

附上史记外戚世家里面的史料,至少当时的人都是认为馆陶出了不少力的。(这边已经出现武帝谥号,应该是褚少孙的补记了)

《史记·外戚世家》: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

《史记·外戚世家》: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

  

顺便提一句,很多黑子一边拿着陈后父亲的封邑不多证明陈后家境没有说的那么好,但是另一边面对汉书中的“擅宠骄贵”又在脑补刘彻不爱陈后,是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定才宠陈后十余年,请问这不矛盾吗?陈后又证明家境不高,又证明是因为她的家境地位才宠她,这不是打脸吗?

  

  

二十七、刘弗陵一听卫太子如临大敌,可见得位不正

辟谣:正史中刘弗陵没有如临大敌,反而和霍光一起把假卫太子给砍了。

附隽不疑传中对昭帝朝的刘据一家的定性,此罪人也。此史料也可以与第二十二条相互佐证。

《汉书·昭帝纪》:夏阳男子张延年诣北阙,自称卫太子,诬罔,要斩。

《汉书·隽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施,衣黄旐,著黄冒(帽),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建命出奔,辄距(拒)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二十八、燕王盖主都说刘弗陵是私生子,那刘弗陵必然不是武帝儿子。

黑粉口口声声拿刘旦造谣刘弗陵不是亲生的,以此来攻击刘弗陵,事实上在外戚传里面,燕王谋反前自己可是亲自盖章他和昭帝还有盖主是亲姐弟的哦。这脸打的啪啪响

刘旦这种很明显就是造反的借口,黑粉却当真似的攻击刘弗陵,这不是坏是什么。

《汉书·外戚传》: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今臣与陛下独有长公主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号。”

  

  

三十五、卫子夫是正经的孝武皇后。李夫人是霍光追封的,不正统,武帝不承认。

首先,李夫人是正统的孝武皇后,这个没有任何争议。甭管是谁追封,两汉官方认可李夫人是孝武皇后就行了。也确实是李夫人享受皇后待遇与武帝一起享受配食。

其次班固在外戚传中全书只说李夫人是夫人,没有说李皇后,不能证明李夫人就不是皇后。

称呼习惯性称呼这种在秦汉时期的史料里面很常见。三国志(三国志不是秦汉时候人写的史料,但是也是离秦汉很近)里面写孙权的后妃潘淑,也是全文写的潘夫人,没有称呼潘皇后,但是人家可是活着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后了,潘淑可是实锤的没有任何争议的皇后。

两汉官方正统配食的就是李夫人,李夫人就是两汉官方认可的孝武皇后。

另外,人家班固说的也是用后礼葬,也没说是用皇后礼葬。不知道黑子在这边指责班固不符合历史做什么。反正被追封孝武皇后是实锤的。

《汉书·外戚传》:

1.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2.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

《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也。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赤乌十三年,亮立为太子,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明年,立夫人为皇后。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袁夫人等甚众。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权寻薨,合葬蒋陵。孙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谭绍为骑都尉,授兵。亮废,绍与家属送本部庐陵。

评论(129)

热度(885)

  1. 共7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